如今,汽車業(yè)向智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和車載信息化的方向發(fā)展趨勢逐漸加快,語音識別技術在車聯(lián)網領域的應用已成為車聯(lián)網智能化發(fā)展的助推器。那么什么是語音識別技術呢?其實語音識別是一門交叉學科,涉及到從語言學到通信理論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要實現它,也需要海量語料收集、實測模型訓練再到識別匹配等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涉及到聲紋、TTS、ASR等等一系列技術,同時也要對一些特定領域有著深入理解。此外,也需要軟件、硬件的共同配合協(xié)同??傮w來說,這是一個需要門檻極高,對專業(yè)性、投入等都要求很大的工程。
致力于車載人機交互系統(tǒng)開發(fā)、車聯(lián)網服務平臺運營的國內智能汽車運營商車音網,在語音識別方面,擁有十多年的積累,也是中國最早一批開拓中文語音識別商用化、產業(yè)化以及車載語音識別的奠基者。為此,本期電子發(fā)燒友網汽車電子特刊誠邀車音網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沈康麒先生探討車載語控相關問題。
車音網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沈康麒先生指出,車音網自然語言導航只是車聯(lián)網應用的一部分,其自然語言識別技術在智能化交通領域的大門已然開啟,下一步將是步入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之路,智能化汽車也將走入更多人的生活。
如何抓住用戶需求痛點?
與單純的語音識別公司相比,車音網有很多不同點。沈康麒先生表示,除了車載語音識別之外,車音網同時還擁有車載手機互聯(lián)以及基于NGTP 2.0標準的車聯(lián)網平臺等核心技術,為汽車主機廠等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車聯(lián)網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之上,車音網還深入汽車全生命周期,為車企提供后市場服務、用戶管理、電商等服務。
然而,語音識別雖好,但是必須要認清,在一些場景下,語音識別并非最佳解決方案,不是不能識別,而是沒有必要去用它。例如打開車窗,用手去操作或許比起語音要更為方便。沈康麒先生指出,要摒棄純技術思維,而要將用戶體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如何衡量用戶體驗?一方面是語音的識別率,是90%還是95%,這個當然可以用數字去衡量。另一方面,要強調服務的達成率。這一點就與場景、硬件、識別引擎、數據積累、對用戶習慣的考量等等都有關。同時,要明白語音識別是一項工具型技術,通過這一工具,能更好滿足用戶實際的需求,比如語音搜索、語音電臺等等。
克服設計挑戰(zhàn) 展示獨到優(yōu)勢
車音網最大的特點就是專注,發(fā)展方向定位在了汽車相關的場景上,多年來見證了車載語音的不斷發(fā)展,沈康麒先生表示在設計方面有兩大挑戰(zhàn):
其一,由于汽車環(huán)境非常復雜,有噪音、回聲的干擾,對識別技術是一種挑戰(zhàn)。例如在采樣時,大量收集實際場景下的語料,得到在車載噪音下更好的識別率,同時,在不斷探索汽車環(huán)境下,用戶提出了高頻需求。沈康麒先生表示,這些可以不斷優(yōu)化體驗效果,讓識別的精度更高,隨著用戶使用,語音識別的模型也在不斷完善。
其二,語音技術本身是一項概率技術,任何語音識別的模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使該技術能夠做到精準,外部的不可抗因素也可能會導致語音識別失效。當然了,車音網提供的車載語音識別,不是一套冷冰冰的機器,一旦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無法識別的問題時,客服專員還會第一時間接入,通過人工的方式滿足用戶的需求,提升服務的達成率??偠灾O計者應該更多地以用戶的應用場景以及應用需求為出發(fā)點,去開發(fā)及設計語音產品。
打造中國智能汽車服務運營平臺
目前人機交互正在從機械按鈕,逐漸過渡到觸摸。而在車載環(huán)境下,語音交互可以說是當前最佳的人機交互方式,它能極大程度提升駕駛安全性,為用戶帶來便利,這一點,也越來越多地受到了人們的認可。
沈康麒先生表示,語音識別、車載手機互聯(lián)以及車聯(lián)網平臺都是車音網的核心技術,在此基礎之上,車音網還在開發(fā)了自主OS系統(tǒng),將云應用平臺與智能語音平臺相結合,圍繞車主生活核心需求定義未來智慧車生活。車音網的定位是智能汽車運營商,將遵循為車企提供伴隨性服務的原則,圍繞整個汽車生命周期,為客戶及用戶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
同時,車音網也并不是一家傳統(tǒng)的TSP公司。他們所做的是為車企提供伴隨性服務,搭建一個貫穿車主全生命鏈周期的服務運營平臺,幫助車企做車聯(lián)網服務的落地,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這也就是車音網所說的 “中國智能汽車運營商”,核心在于軟件開發(fā)和對不同服務的綜合運營。
未來車聯(lián)網、汽車智能的滲透率還將不斷提升,對人機交互的需求非常大,更重要的是,在車載環(huán)境下,語音識別有著無法替代的優(yōu)勢。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那些最專注、最專業(yè)的企業(yè),會更有希望最終成為勝利者。沈康麒先生強調,基于語音識別的車聯(lián)網應用服務,也是我們未來的重點之一,目前語音識別已經炙手可熱,整體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