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下班,手機里的信息提醒孩子在幾點幾分已經放學回家,因為家里的攝像頭已不再只是簡單的安防功能,而是具有了人臉識別能力。在設備上“激活”QQ號后,可以跟設備實現“對話”。
這些看似科技感十足的場景,未來通過騰訊QQ物聯就可能實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QQ物聯副總經理毛華透露,QQ物聯預計在7月底公測。“相較于阿里和京東有強大的電商基因,騰訊的售賣能力相對弱一些,所以一定要找到差異化的切入點,即發(fā)揮社交關系鏈和音視頻能力,在用戶端建立起人跟硬件的關系。”毛華說道。
所謂的“硬件社交”邏輯在于,使智能硬件廠商不再只是“一錘子買賣”的產品售賣者,而是通過后續(xù)為用戶提供服務和內容,延伸商業(yè)化鏈條,由此釋放物聯網的想象空間。而造平臺生態(tài)是BAT(百度、阿里和騰訊)的慣用打法。針對物聯網,尤其是離用戶較近的智能硬件,除了騰訊用微信、QQ同時摸索,阿里、京東等都在布局。
硬件商需深度開發(fā)設備功能
NBD:您能介紹下目前有哪些硬件廠商已經接入QQ物聯平臺?是否存在同質化競爭?
毛華:目前,該平臺接入的70%硬件廠商為中小企業(yè),傳統(tǒng)家電廠商也有,但不方便透露具體品牌。整體上,硬件廠商的能力參差不齊,產品確實存在同質化的現象。很多硬件廠商沒有深度挖掘設備的功能和能力,對服務鏈條擴展有限。
物聯網的最大價值將體現在數據采集分析上。傳統(tǒng)硬件廠商的思路需要轉換,硬的定價可以稍微低一點,目的是讓更多的用戶購買使用產品,才能為后續(xù)的內容服務帶來潛在消費者,探索更多的商業(yè)模式。
NBD:QQ物聯在硬件端多選擇接入扶植中小廠商,出于哪些考慮?
毛華:QQ物聯是對外完全開放的智能硬件平臺,對企業(yè)規(guī)模我們沒有作任何限制,也沒有引導企業(yè)規(guī)模大小。從實際接入情況來看,應該說70%接入的是中小企業(yè)。
我們不在乎團隊大小,任何領域都歡迎合作,但研發(fā)能力要強,要有創(chuàng)造力。比如,攝像頭企業(yè)具備音視頻的傳輸能力,但作為硬件廠商沒有能力去搭建服務器,所以QQ物聯將音視頻通道提供給設備廠商。又比如,家里門開了,通過攝像頭報警到QQ上,同時攝像頭會捕捉畫面。其實,很多硬件廠商沒有深度挖掘設備的更多功能和能力。
物聯網重在數據分析
NBD:有觀點認為,互聯網企業(yè)和家電廠商都在造自己的生態(tài)圈,留給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空間不大,您怎么看?
毛華: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優(yōu)勢,小廠商轉變思路也完全可以做得很好。比如,接到我們平臺上面的設備已經不再是固有的設備,能力是有擴展的。普通攝像頭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安防設備,但如果接到QQ物聯的設備,會展開很多的能力,比如人臉識別。
如果中小硬件廠商能往服務領域做更多的拓展,他們也可以培育新的商業(yè)模式,因此發(fā)展空間還有很大提升。
NBD:您剛才提到物聯網的數據采集分析價值很大,未來QQ物聯有沒有數據采集分析和后續(xù)服務的計劃?
毛華:物聯網最大的價值就是數據,針對數據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并通過后續(xù)的措施去適應新的變化,這是數據分析最最重要的地方。硬件廠商在生產這些硬件的時候也希望自己拿到數據,但這些數據歸屬用戶,涉及用戶隱私。平臺方的數據到底提供給誰,應該讓用戶自己去做決定。
騰訊除了有騰訊云、云存儲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數據分析。未來,設備的數據加進來會更加豐富,用戶的數據跟設備的數據結合起來會更有意思,可以自我學習,進行自動識別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