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識網】 智能建筑是指將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這四項基本要求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最優(yōu)化.以建筑為平臺,兼?zhèn)渫ㄐ啪W絡、信息網絡、建筑設備監(jiān)控等系統.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及它們之間的最優(yōu)化組合為一體,向人們提供一個高效、安全、舒適和便利的建筑環(huán)境。智能建筑的歷史雖然只不過短短二十幾年,但卻引起了國內外建筑界的廣泛注意。一般認為,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是1984年在美國哈特福德市由美國聯合技術公司下屬的聯合技術建筑系統公司建成的一幢智能大樓.它實際上是對一幢舊樓的改造,對該樓的空調、照明、防盜、電梯等設備采用計算機進行監(jiān)控,并為該樓用戶開設了語言通信、文字處理、電子郵件、資料檢索等信息服務。其后日本和西歐等國家緊隨美國之后,對智能建筑感到興趣;接著東南亞各國對它也顯示出了異常的熱情。在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自然也會對智能建筑給以垂青。各地方的智能建筑已初具雛形。本文擬就此話題談一談本人膚淺的看法。
一、智能建筑的優(yōu)勢和潛力
(一)傳統建筑的特點:
眾所周知,建筑是人們用建筑材料人為地建成的一個與室外隔開來的室內空間.是自己能在其中平安地生產和生活.從而避免大自然各種惡劣氣候的侵擾,并防止危害人類的各種破壞力量的傷害。在傳統建筑中,構成這個室內空間的東西一般分為三大類:建筑配件(屋面、樓面、地面、墻,隔斷、門窗等)、結構構件(梁、板、柱、樓梯、基礎等)、設備部件(上下水管、暖氣、空調、電燈電線、衛(wèi)生器具等)。不管什么建筑,都可由以上三大類構配件組成。傳統建筑的特點是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活和需要,建筑功能遠遠跟不上科技的進步和人們的需求。
(二)智能建筑所追求的目標:
1.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一個方便、舒適、安全、衛(wèi)生的環(huán)境,從而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情趣。
2.滿足不同用戶對不同建筑環(huán)境的要求。傳統建筑大多根據建設單位要求的一定使用功能進行設計建造,一旦建成,很難改作他用。而智能建筑則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和靈活性,能迅速而方便地改變其使用功能,必要時也能重新布置建筑物的平、立,剖面.充分顯示其可塑性和機動性強的特點。
3.能滿足今后的發(fā)展變革對建筑環(huán)境的要求,人類社會總的趨勢是越往后發(fā)展變革越快,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速度十分驚人.而智能建筑能夠適應這種科技進步的發(fā)展需要.以及由于科技進步而引起的社會變革的要求,為未來的發(fā)展留有余地.提供今后改造的可能性。
(三)智能建筑的內涵:
1.電力供應與管理系統:保證有充分、安全、可靠的電力;來源,以及對各種高壓配電、低壓配電、備用電源檢測與管理;
2.照明控制與管理系統:智能建筑對照明的要求是根據人的需要能很方便的調節(jié).而不浪費能源;
3.空調系統的檢測與控制系統:除了要使用戶感到舒適以外,特別要注意節(jié)約能源以及室內通風的數量和質量;
4.給排水系統的檢測與控制系統:保證引用水的衛(wèi)生,節(jié)約用水,重視水的重要利用以及污水處理;
5.交通運輸系統的管理:對電梯群實行計算機群控.達到優(yōu)化傳送和節(jié)約能源的目的,對進出的汽車進行自動化管理;
6.防災系統的監(jiān)視與控制:對火災及煤氣進行準確檢測、自動報警、自動啟動消防設備.確保人身安全;
7.防盜系統的監(jiān)視與控制:利用自動監(jiān)視、自動記錄、自動控制、自動識別、自動報警等先進手段來防止偷盜和暴力發(fā)生;
8.物業(yè)管理:做到自動計量、自動操作并自動檢測房屋和各種設備的老化情況;
9.信息網絡:借助于先進的辦公設備將信息的生成、傳輸、接受、保存等處理過程加以完成,從而免去人的手工勞動;[nextpage]
10.先進的通訊手段:智能建筑的通訊手段是以數字專用交換機為中心,在建筑內部,與程控電話系統、電視會議系統.可視電話、電子郵件、無線尋呼、信息檢索、多媒體聲像服務系統等聯結接,對外與局域網、廣域網、衛(wèi)星通訊聯接,通過國際計算機通訊網絡與世界各地相聯系,實現智能建筑內外兩方面快捷的通訊聯系。
二、智能建筑亟待完善何改進的概述
我國的智能建筑還處于初期發(fā)展階段,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工程建設水平不高,工程質量不能令人滿意,設計意圖跟不上用戶的需求,建設投資思路保守。如某些開發(fā)商只片面的考慮成本降低.而不去深刻的剖析用戶的心理和社會的發(fā)展.跟不上科技進步的步伐;某些智能建筑工程因投資資金、系統整合等原因無法竣工,導致工程延期、投資浪費;有的建筑物雖然已投入使用,但智能化的功能名存實亡.不能正常工作。以上種種原因造成相當大的一部分智能化系統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導致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費。
要想建成高水準的智能建筑需要相當周密、謹慎、全面的設計和計劃,需要多專業(yè)、多學科、多工種的共同努力與配合才能最終實現.智能化水平的高低與建筑的設計、施工、運營、服務等方面息息相關。智能建筑的出現對建筑設計,施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里存在著建筑工程領域設計、施工、監(jiān)理管理等單位對智能建筑工程及其產品、設計方法、以及集成思想等諸多方面的熟悉、理解和掌握的問題,但是同時存在著系統集成商對建筑工程的陌生.對智能建筑工程從勘察、設計,產品應用、工程施工、系統功能的實現等這樣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的認識,以及與建筑結構的物理接口和如何通過建筑環(huán)境來顯現信息化、智能化系統的功能等問題。智能建筑的出現.必然促使大量的電信信息、自動化、工業(yè)控制等產業(yè)迅速介入,但只是掌握了新產品和新技術不等于能做好智能建筑工程.工程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和其深刻的內涵,包括其技術內涵和管理內涵。既有系統各自的技術要求和應用特點,又有各系統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外部連接;各系統既有先進性和適用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和協調性。只有遵循工程規(guī)律、遵守工程規(guī)范、符合設計要求、嚴格工程驗收、保證工程質量,才能做出好的工程??傊悄芙ㄖ兄鴱V闊的發(fā)展前途和深遠的發(fā)展?jié)摿?,它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便利之處,適應了科技進步的需要,只要各單位、各系統有機地緊密結合起來并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那么,使建筑物具有智能的“大腦”將是一個不朽的建筑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