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在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舉行的中國科學儀器自主創(chuàng)新應用示范基地成立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副所長韓立用一張圖表展示了我國高端科學儀器現狀——多種科學儀器基本被國外廠商壟斷,近九成科學儀器依賴進口,某些類型的儀器國內廠商市場占有率甚至趨近于零。
我國核磁波譜儀、液質聯用儀、X射線衍射儀國內供貨量占比分別為:0.99%、1.19%、1.32%,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我國近九成科學儀器依賴進口,難免在科研工作上會受制于人,不僅要花高價購買進口科學儀器,還有可能在科研工作中被“卡脖子”??茖W儀器是科研的基礎,此現象測出的科學儀器短板如何補上,不讓我國科研工作“卡脖子”,是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這就需要國內科學儀器企業(yè)不斷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靠品質和服務盡快補齊短板。
科學儀器,被稱作科學家的“眼睛”,被比作高端制造業(yè)皇冠上的明珠。據2018年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工作顯示,在原值超過50萬元以上的大型儀器中,國產品占有率為13.4%左右??傮w來看,國內科學儀器企業(yè)數量多、規(guī)模小、基礎薄,缺少明星企業(yè),近80%為小微企業(yè)。而從收入規(guī)模來看,沒有排名全球前列的儀器企業(yè)??梢哉f,國內科學儀器的基礎十分薄弱,一些國產儀器公司無法和國際公司競爭“高精尖”的儀器,從而陷入了低端產品的惡性競爭之中。而進口科學儀器占比近九成,形成了市場壟斷,價格勢必水漲船高,既消耗了大量的科研經費,也讓科研工作存在“卡脖子”的風險,一旦進口科學儀器因某些原因而斷供,科研工作便無法進行下去。
其實,回顧國產儀器的發(fā)展歷史,起步并不比國外晚太多。但受種種因素影響,“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如何迎頭趕上,將國外儀器傲氣打下來?一方面,國產儀器企業(yè)要開拓還沒人踏足的空白市場,比如總部位于合肥的國儀量子,做的是量子精密測量儀器,其量子鉆石單自旋譜儀、量子鉆石原子力顯微鏡、金剛石量子計算教學機等儀器,是全球首創(chuàng)的獨家產品,面臨的競爭較小,可以實現領跑;另一方面,不僅要生產質優(yōu)價廉的國產儀器,還要為國內用戶提供比國際大牌更誠摯的服務,搶占國內市場,讓科學儀器逐步擺脫依賴進口的現狀。
當然,國產儀器光靠企業(yè)單打獨斗肯定不行。借鑒國際巨頭的成長經歷,儀器企業(yè)的發(fā)展,要借助各方力量,既要有政策和資金等支持,還要有產學研緊密合作,以及產業(yè)格局的升級調整。從2011年起,中央財政撥款成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科技部和財政部啟動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fā)專項,該專項強調面向市場、面向應用、面向產業(yè)化;各地也在國家統(tǒng)一的協(xié)調和支持下聚焦高端科學儀器產業(yè)發(fā)展,建設科學儀器產業(yè)園。從中央到地方開始高度重視和扶持科學儀器產業(yè)發(fā)展,相信未來國產儀器深耕精作,一定會甩掉落后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