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冠疫情大考中,政府管理部門大范圍使用AI、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科技,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江蘇省宿遷市公安局3月12日表示,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宿遷警方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jiān)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fā)揮支撐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警務大數據資源和數字科技手段,實現了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勝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數據模型+智能分析:讓數據跑贏疫情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宿遷市公安局與京東數科旗下京東城市建立警企合作,共同研發(fā)“疫情態(tài)勢感知系統”,通過時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共同開展疫情數據研判預警和排查反饋工作。“將原來常規(guī)人工需要10小時才能研判出來的結果,縮短至2小時,大幅提高了摸排速度和準確率,這是科技與數據帶來的顯著變化。”市公安局相關同志表示。在“智慧警務”應用下,全市公安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了數據不過夜,同時間賽跑、拿數據說話,用全用細數據分析手段,為前方精準開展面上查控、強化重點部位巡防等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除了江蘇宿遷,“疫情態(tài)勢感知系統”已為北京市、廣州市、南京市、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qū)、四川省等十幾個地市提供技術支持和數據分析服務,充分發(fā)揮了大數據在疫情態(tài)勢研判工作中巨大的作用。
數據合成,精準助力戰(zhàn)“役”
數字化“抗疫”系統的投入使用,不僅對于“抗疫”工作有重要意義,更標志著社會治理的數字化升級已經開始,政府、企業(yè)和社會等多主體正在共同參與。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全國各地公安機關聞令行動,緊緊圍繞職責任務,密切關注疫情動態(tài),取消休假、全警動員,按照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要求,全力投入到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中。然而,公安、衛(wèi)健等部門間一旦信息不共享、傳遞不及時,就會導致重復投入人力對龐大無序的數據進行反復核查。
針對這個問題,宿遷市公安局認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衛(wèi)生、公安、企業(yè)間的數據精準合成與無縫銜接。這樣既可以提高數據應用效率,又可以及時全面掌握各類人員情況,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因此,宿遷市公安局迅速組織數據攻堅,搭好大數據平臺,研發(fā)推出了一批簡便、實用、好用、管用的“小程序”,用大數據賦能防疫實戰(zhàn);同時,針對當前復工復產、小區(qū)管理、交通管理等社會治理需求,宿遷市公安局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專項課題研究,及時服務政府決策。
數據賦能讓城市更具“智慧”
為服務社區(qū)群眾,宿遷市公安局還依托社區(qū)網格化警務優(yōu)勢,研發(fā)上線了“全民戰(zhàn)疫”微信小程序,市民只要掃描二維碼,就可自主申報實際住址、聯系電話、交通工具、測量體溫等基本信息。另外,針對企業(yè)在宿遷市內使用運輸車輛的實際需求,宿遷公安局提供了便捷的數字化渠道。駕駛員可通過手機登錄小程序,通過錄入車輛行駛證、駕駛證等相關信息后,經審核可自動生成電子版《車輛通行證》。該服務投入使用后,深受廣大企業(yè)好評。同時,小程序還設置了在線舉報、防疫宣傳功能,自2月14日上線以來,宿遷市公安局共接收人員登記報備共5.6萬人,出租房屋登記7000余戶,核發(fā)車輛通行證5200余張,收到群眾舉報線索167條。
疫情期間京東城市為多個城市提供了數字化防疫的技術支持,疫情過后,這些技術將在雙方合力之下升級為社會綜合治理現代化工具,通過數據匯聚、監(jiān)測分析、將著眼于打造互聯互通的社會治理信息共享平臺,形成跨部門、多區(qū)域、綜合集成、協同聯動的創(chuàng)新應用平臺。助力當地政府機關全面推進社會綜合治理現代化建設。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的探索實踐來看,大數據正在給傳統社會治理帶來巨大變革,一場社會治理數字化升級的大幕,已悄然在全國一盤棋的抗疫大背景下徐徐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