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螞蟻金服與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xié)會(IEEE)在北京召開了《生物特征識別活體檢測標準》啟動會,并制動了第一個生物識別全球標準。這也意味著中國在生物識別的國際標準上有了更多的主導權。
據了解,生物特征識別活體檢測的價值在于防止用照片、視頻等來冒充本人,而支付寶很早就開始研發(fā)生物識別技術。
2015年,在德國漢諾威展上,馬云演示的刷臉支付點燃全場。此后,2017年9月1日,支付寶在杭州肯德基餐廳實現全球首個刷臉支付商用。支付寶的刷臉支付還入選了《MIT科技評論》10大科技突破。
對于螞蟻金服創(chuàng)新的刷臉支付技術,IEEE標準協(xié)會的主席丹·懷特(Don Wright)表示,“螞蟻金服一旦確定了希望推向全球的核心技術,就可以通過IEEE標準協(xié)會的平臺,將這些技術和標準,推動成為全球范圍內的共識。”
如指紋、人臉識別等成熟的識別認證技術,將因該標準的確立而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更廣泛的應用。而在這背后,更大的空間是不僅僅是手機,其輻射帶動的是未來IoT物聯(lián)網時代所有設備的身份識別認證環(huán)節(jié),從硬件到軟件,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更多的消費者將從中受益。
另悉,螞蟻金服此前已成為IEEE標準協(xié)會的高級會員,作為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性專業(yè)技術組織,IEEE的標準協(xié)會高級會員包括Apple、Google等知名科技公司,曾制定過包括WiFi在內的國際標準,在全球具有廣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