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月7日南昌演唱會、5月5日贛州演唱會、5月20日嘉興演唱會,警方于其演唱會現場分別抓獲逃犯一名后。6月9日晚,又有逃犯在其金華演唱會現場被抓獲,而且,這次還是個“一炮雙響”。
據悉,這兩名被抓獲的逃犯中,其中一位(馬某,49歲)因涉嫌盜竊被上海警方上網追逃,被抓獲時,馬某正在兜售演唱會門票,自稱“歌神”歌迷,如門票賣不掉準備自己進場觀看。而另一位(鄭某)因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被福建警方上網追逃,被抓獲時,距離演唱會還有4個多小時?!氨M管這個疑犯不是來看演唱會的,但是正是因為那天有大型演唱會,全區(qū)的各個公共場所我們都設置了安保警力,才能在第一時間出動警力,抓住疑犯?!碑數孛窬瘎⑿涝诮邮苊襟w采訪時說,這個功勞,也應該有張學友的份。
對于“逃犯克星”這個稱號,“歌神”張學友在接受采訪時笑稱:“不在我的演唱會被抓,你去便利商店也會被抓啦!”常言道: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濕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按照以往張學友演唱會隔兩站必抓逃犯的規(guī)律來看,6月16日郴州演唱會,咱們可以繼續(xù)期待一下了!
縱覽這幾次抓獲逃犯的經過,都離不開一項“嚇人的技術”。
4月7日,張學友在南昌的演唱會開演后沒多久,民警就在演出中心的看臺上將一名姓敖的男子帶離現場。原來他在現場看演唱會時,就被智慧安保人像識別功能鎖定,這才讓民警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他。
27天后,張學友的演唱會來到贛州,警方在安檢過程中,也利用人像識別手段現場抓獲網上逃犯1名。
5月20日的嘉興演唱會現場,于某正在與簇擁的人群一起等候入場,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了警方的視線。看完演唱會散場時,興致未盡的于某在出口處等來了久違的抓捕。據南湖區(qū)公安分局技術與數據服務中心綜合管理室主任沈月光介紹,“準確鎖定、捕捉到他的,是“天網工程”人臉識別系統(tǒng)——演唱會在正對著檢票口的地方增設了幾個攝像頭,能夠對進出檢票口所有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穿著、相貌等進行精確識別把控,它非常短的時間內便可將全國人口篩選一遍?!?/p>
事實上,張學友演唱會抓捕逃犯只是當前安防系統(tǒng)成熟應用的一個反饋,以當前的安防技術,針對這種人流量大的環(huán)境,在技防物防人防到位的情況下,發(fā)現并抓捕逃犯幾乎是一件必然的結果。
在演唱會的抓捕過程中,公安部門正是基于人臉識別在“天網”系統(tǒng)中的運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臉識別”技術,對在逃人員進行篩選、鎖定。
據報道,該系統(tǒng)主要是基于深度學習人臉識別算法,會集合運動跟蹤、人臉檢測、人臉識別、大規(guī)模人臉檢索等技術于一體,運用大數據平臺,能夠實現實時視頻或離線視頻的動態(tài)人臉識別、分析和處理。
簡單來說,能夠通過預先在逃人員的圖像信息,當逃犯出現在布控范圍內,該系統(tǒng)可根據視頻抓拍,進行實時人臉檢索比對、逃犯身份確認并實時告警,讓警方輕而易舉便掌握到逃犯的動態(tài)。
近年來,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大力開展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建設,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每年需要存儲的數據量高達3.3EB,結合視頻監(jiān)控和人臉識別,實現犯罪嫌疑人的快速識別和實時布控,是提高視頻監(jiān)控效率的一條重要途徑。近來,全國公安系統(tǒng)引入臉識別技術,運用大數據手段開展案件偵破和案件防控工作,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和人力。
早在2016年,貴陽公安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緝逃領域,將多類重點人群人臉特征進行解析,分類建立特征庫,建設了上萬個視頻采集點。并根據當地實情,在不同特定場景,打造部署具有公安專業(yè)性的動態(tài)人臉識別系統(tǒng),構建了一張人臉識別布控網。
數據顯示,2017年,貴陽市成為全國第一家“兩搶”“命案”和“八類案件”破案率均達到90%以上的省會城市,“兩搶”發(fā)案降至日均1.12起以下,命案發(fā)案降至50起,均為歷史最低值,貴陽市民安全感日益劇增,達到歷史新高98.43%。
一方面是人臉識別技術的成熟應用,另一方面,“天網工程”的建設也日趨完善。在《輝煌中國》第五集中,就詳細介紹了“中國天網”這個大工程。指出其是為了滿足城市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利用GIS地圖、圖像采集、傳輸、控制、顯示等設備和控制軟件組成,對固定區(qū)域進行實時監(jiān)控和信息記錄的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2017年12月,就有外國記者在貴陽體驗并測試該功能。在被工作人員拍下照片后,他隨即開始“潛逃”,結果僅僅七分鐘,就被中國警方找到。
據報道,當前中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視頻監(jiān)控網,視頻鏡頭超過2000萬個。這個叫作“中國天網”的大工程,被稱為守護百姓的“眼睛”,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進行警務預測。該系統(tǒng)不僅在中國全面普及,而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在不久的將來,通過任一公共區(qū)域的安防攝像頭對疑犯穿著、體態(tài)、發(fā)型的辨認,警方就能迅速在茫茫人海中定位疑犯。
“他們來聽我的演唱會,人到中年收獲手銬一對”,未來,不只是演唱會、便利店、火車站,任何有攝像頭的公共區(qū)域,都將成為逃犯的落網之地!